病种案例 /
  • 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慢性病,相比较于剧烈的疼痛,胃溃疡更像是钝刀子割肉,给人更折磨的痛苦。发作的时候胃里各种花式疼痛,胃隐隐地疼、火烧一样地疼,每次疼痛能持续好几天甚至几个月,缓解后还会再次发作,吃东西就痛,反反复复,痛苦难耐。


    图片21.jpg


    门诊接收的一位男性胃溃疡患者,有长时间的胃病史,最近大半个月加重,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食欲差,饥饿状态下胃部隐隐作痛,吃饱饭之后,疼痛就能缓解,疼痛的时候,喜欢用手按着胃部,总感觉按着胃会舒服一点。直到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麻木,伴有口角歪斜,无肢体麻木、头晕头痛,3天来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到医院来就诊才确诊胃溃疡。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尚可,右侧嘴角向左侧歪斜,鼓腮漏气,右侧鼻唇沟消失。


    影像表现:

    进镜至十二指肠降部,过程顺利。 食管:粘膜无殊。 贲门:齿状线清,粘膜无殊。 胃底:粘膜无殊。 胃体:粘膜无殊。 胃角:见多发溃疡,最大的约0.8cm,覆白苔,粘膜充血。 胃窦: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多发糜烂,粘膜充血。 幽门:孔圆,开放可。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充血。 十二指肠降部:粘膜无殊。


    诊断结论: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角多发溃疡(待病理)十二指肠球炎。


    图片22.jpg


    针对患者的病情医生制定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修复损伤的胃黏膜。经过治疗后,患者情况良好,无发热、黑便、恶心、呕吐,无头晕、心慌等症状,上腹部疼痛也比之前有所缓解,不久后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活动。

     

     

    什么是胃肠镜检查呢?

    胃肠镜是将胃镜和肠镜连在一起说的习惯性用语,其实它们都是一根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管子,不仅可以观察消化道内壁的情况,还可以取活检和进行治疗。

    1、胃镜检查:从口或鼻进入,可以观察会厌部、食管、胃、十二指肠是否具有病变。

    2、肠镜检查:也称为全结肠镜,从肛门进入,能够观察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及一部分回肠。

     

    什么样的人群该做胃肠镜检查呢?


    1、经常出现消化道不适的人群:

    (1)长期存在反酸、嗳气的人群。

    (2)经常腹部疼痛的人群,尤其是在空腹或饭后出现腹部疼痛。

    (3)经常腹胀、腹部不适的人群。

    (4)大便习惯改变的人和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人群。出现黏液便、脓血便的人。 


    2、有消化道基础疾病的人群。

    包括萎缩性胃炎、胃肠息肉、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等。


    3、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

    比如经常吃麻辣烫、烧烤等超辣、超烫食物的人。 


    4、年龄达标的人群。

    由于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因此指南建议所有超过40岁的人进行胃镜筛查,45岁以后要进行肠镜筛查。当然,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和有前面三种情况的人,胃肠镜的筛查年龄应该适当提前。


    5、胃肠镜复查的人群。

    和所有的身体检查一样,胃肠镜检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胃镜检查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间隔3~5年再次检查。肠镜检查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间隔5~10年再次检查。如果发现问题,何时复查胃肠镜要听医生的建议。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微创技术,是一种择期诊断性手术或根治性手术。 ESD的主要目的是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有一次性完整切除一定面积表浅病变的优点,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ESD操作步骤


    image.png


        案例    


    案例1:患者陈XX,男性,73岁。因“发现乙状结肠肿瘤9天”入院,行内镜下结肠粘膜剥离术,肿瘤病灶约3cmx3cm, 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诊断“结肠原位癌,基底切缘及周切缘均阴性”,临床上为完全治愈,入住院时间仅为3天。


    image.png


    案例2:患者王XX,女性,74岁,因“发现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9天”入院,行内镜下直肠粘膜剥离术,肿瘤大小约 4.0cmx3.0cm,内镜下手术时间约40分钟,病灶完整切除,创面完整,无出血及穿孔,术后病理回报提示“直肠原位癌, 周切缘及基底切缘均阴性”,临床上为完全治愈,入出院时间仅为4天。


    image.png

  • 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套扎治疗)

    我国18周岁以上常住人口中,约5.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肛肠疾病,且肛肠疾病患者中98.08%患者有痔疮症状,其中内 痔最常见,占痔病人数的59.86%。内痔症状表现为出血,脱出,肛周骚痒、潮湿等。


    image.png


      内镜下内痔套扎术治疗  


    消化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是应用橡皮圈对内痔进行弹性结扎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套扎器将内痔吸引后释放橡皮圈 套扎痔核及痔上黏膜痔的基底部,通过橡皮圈持续的弹性束扎力阻断内痔的血供,并向上提拉脱垂黏膜同时解决内痔出 血、脱垂等问题,造成痔核组织缺血坏死并脱落。 内痔微创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image.png


    优点:1. 微创、微痛或无痛;2. 止血率高;3. 住院时间短;4. 更经济;5. 术后恢复快;6. 并发症少。


      案例  


    案例1:患者卢XX,男性,57岁,因“发现肛门肿物6年”就诊,门诊行内镜下内痔套扎术,术后恢复顺利。


    image.png


    案例2:患者周XX,女性,57岁,因“发现肛门肿物脱出7年,反复便中带血2月余”入院,门诊行内镜下内痔套扎术, 术后恢复顺利。


    image.png


    案例3:患者羊XX,男性,76岁。因“发现肛门肿物脱出3年”入院,门诊行内镜下内痔套扎术,术后恢复顺利。


    image.png


      内镜下内痔套扎术后注意事项  


    1. 术后卧床休息12-24小时,井避免用力咳嗽和排便; 

    2. 清淡饮食忌辛辣,多吃润肠通便食物; 

    3. 避免久站久坐及剧烈运动,多做提肛运动; 

    4. 每天定时排便,以5分钟左右为宜; 

    5. 便后及时清洗,保持肛门清洁; 

    6. 定期复查,不适时及时随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