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出现脚扭伤后,认为脚不痛了就是好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的活动和锻炼,其实这时踝关节的修复才刚刚达到及格线。
踝关节神经的修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想要恢复到曾经完好的状态,在发生损伤后就需要精心、细致的养护。
脚踝扭伤后除了造成一些病理性问题,如韧带撕裂后的剧烈疼痛、关节肿胀、关节软骨磨损以外,如果缺少妥善处理,还会导致本体感觉受损而引发反复的扭伤,甚至是走路平衡感失调、走路内外翻、步态不良等功能性问题。这也就是拍片显示骨骼已经没有问题,行动能力却远不如前的原因。
▲脚踝附近复杂的神经和血管
因此,当发生踝关节扭伤后,相比于缓解疼痛、恢复行动,踝关节功能的重建也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让脚踝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得到充分修复,并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踝关节不稳
脚踝扭伤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内侧韧带扭伤和外侧韧带扭伤。当出现脚踝扭伤后,再次扭伤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是出现初次扭伤几率的5倍。而当脚踝形成了习惯性扭伤之后,就容易造成“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不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由于踝关节韧带反复损伤,踝关节韧带逐渐变得松弛、关节稳定性变差,扭伤更容易发生,陷入了恶性循环。
2、踝关节周围肌肉损伤,小腿肌群和肌腱的损伤会导致身体对踝关节控制力下降,踝关节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3、踝关节活动的角度受限,脚踝不再像以前那么灵活,活动过度就会酸痛,变成了“玻璃脚踝”。
4、关节软骨损伤,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炎症,严重的更是影响行走。
▲韧带扭伤的两种形式
踝关节扭伤依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韧带破损程度分为三级。I级是韧带轻度损伤,不影响关节稳定性;II级为韧带部分撕裂,可以是拉长后松弛;III级是韧带的完全断裂,引起踝关节不稳。
▲韧带扭伤的三个分级
判断踝关节不稳有以下几个表现:走不平坦的路时有害怕崴脚的感觉、剧烈运动时容易崴脚、一年之内崴脚超过5次,此外,踝关节外侧在活动过后会发生肿痛、腓骨外侧压痛明显。当出现这次情况时,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正确治疗方式
当我们发生急性脚踝扭伤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时十分重要的,错误的急救方式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许多人发生脚踝扭伤后并非特别严重,就盲目的进行揉捏、按摩,脚踝伤痛反而进一步加重。此时,应当遵循急性扭伤的4个处理原则:静卧、冰敷、加压、抬高。
首先,发生扭伤后应立即静止休息,减少活动;在扭伤发生后的24-48小时内冰敷扭伤部位,较严重的扭伤就需要进行加压包扎,达到消肿止痛、减缓出血的目的;同时,在睡觉和休息时在脚下垫一个枕头,抬高伤处。
当脚踝情况变得稳定后,就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手段来加快踝关节的修复。
药物治疗:可使用扶他林软膏涂抹伤处或口服消炎止痛药物来减轻关节肿痛。
运动治疗:在疼痛、肿胀缓解后,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增强小腿肌群的力量,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防止踝关节的再一次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