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肿

骨囊肿是骨的良性瘤样病变。85%的骨囊肿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且男女患病比例约为2:1。骨囊肿可能发生于任何的骨骼部位,但极大多数发生于肱骨和股骨近端。

骨囊肿患病后,骨骼内会出现由囊壁包裹着的黄色或褐色的黏度低的澄清液,有时可为浆液血性液体,囊壁厚薄不一。随着囊肿的增大,发病部位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或畸形。也有部分的骨囊肿病例可以慢慢自愈。


image.png

▲正常骨骼与骨囊肿

 

骨囊肿的真正病因不详,有关推测与骨骼生长旺盛期干骺端发生局限性骨化不良有关。

在临床上,骨囊肿存在活跃期与静止期。

年龄小于10岁的患者,骨囊肿的病变常处于活跃期,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而年龄大于10岁的患者,骨囊肿的病变常处于稳定期,病变不会进一步加深,治疗后的复发率也较低。

 

 

02

骨囊肿如何检测?

 

image.png

▲X线片检查影像


image.png

▲CT检查影像


image.png

▲MRI检查影像


目前,骨肉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以X线片、CT和MRI为主。(图中可见的白色泡沫孔就是骨囊肿)

X线片检查:病变常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病灶边缘硬化表现为一薄层高密度影。囊肿呈膨胀性生长,当导致骨皮质变薄,但一般无骨膜反应。伴有病理性骨折时,病变处可出现骨皮质不连续及骨膜反应,可因骨质碎片向囊内转移出现“碎片陷落征”。

CT检查:主要用于非典型部位的诊断。影像上囊肿多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无硬化。

MRI检查: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T1加权像为中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病理性骨折时,可见到骨膜下出血和囊内出血的MRI典型信号。

 

03

骨囊肿怎么治疗?


image.png


影响预后的因素


病灶大小、年龄、部位、病灶活跃度、是否有病理性骨折等

1、保守治疗:无任何症状、囊腔体积小于1cm³、、病理性骨折风险低者;

2、激素注射:通过注射激素对患病部位的起到消炎作用,抑制局部毛细血管增生、减轻局部水肿降低囊腔内压力;

3、囊腔穿刺注射治疗:经皮穿刺抽吸囊液。胜利盐水冲洗囊腔,最后囊内注射激素或红骨髓。

4、手术刮除、植骨:通过手术彻底刮除纤维包膜,以防复发。